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精品课程 > 正文

《微生物学基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发布日期:2021-11-30 | 浏览次数:

课程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HNZJ-1463529162

《微生物学基础》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营养代谢、遗传育种、传染免疫、生态关系及应用等。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微生物形态观察、检验等实践操作技能,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01

绪论

1.了解微生物生物学地位;2.掌握微生物生物学特点;3.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趋势。

课时

1.1微生物概述

1.2微生物学及其发展

02

原核微生物

1.掌握原核微生物定义;2.掌握细菌、放线菌的生物学特点、菌落特征及繁殖方式;3.了解其他原核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课时

2.1.1细菌(上)

2.1.2细菌(下)

2.2.放线菌

2.3其他原核微生物

03

真核微生物

1.了解酵母菌、霉菌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2.掌握酵母菌、霉菌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

课时

3.1酵母菌

3.2霉菌

04

非细胞型微生物

1.掌握病毒、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2.掌握病毒的增殖过程;3.了解噬菌体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课时

4.1病毒

4.2噬菌体

05

微生物的营养

1.掌握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种类及生理功能;2.熟悉营养物质吸收方式的特点;3.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哪些;4.掌握培养基分类及配制原则

课时

5.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5.2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5.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5.4培养基及其配制原则

06

微生物的代谢

1.了解微生物代谢的分类;2.掌握微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3.掌握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及种类。

课时

6.1微生物代谢概述

6.2微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

6.3微生物的次级代谢

07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1.掌握微生物个体生长、群体生长的定义;2.掌握几种常用的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3.掌握微生物生长曲线四个时期及其特点,了解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实践指导意义;4.掌握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5.掌握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化学方法。

课时

7.1微生物的生长

7.2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7.3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7.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7.5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7.6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化学因素

08

微生物的育种与保藏

1.了解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及形式;2.掌握微生物自然育种、诱变育种的步骤;3.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目的,掌握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4.掌握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5.掌握菌种复壮的方法。

课时

8.1.1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上)

8.1.2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下)

8.2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8.3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09

传染与免疫

1.掌握传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等概念;2.了解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种类;3.熟悉决定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因素;4.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课时

9.1传染

9.2免疫

9.3抗原

9.4免疫学方法及应用

10

微生物的生态

1.了解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五种类型,掌握微生物之间各种相互关系;2.了解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课时

10.1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0.2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11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1.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定义;2.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3.了解各类食品腐败变质的现象及特征。

课时

11.1食品的腐败变质概念、基本条件及机制

11.2主要食品的腐败变质

12

实验部分

1.理解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的原理,掌握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2.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3.理解酵母菌美兰染色的原理,掌握酵母菌美兰染色的方法。

课时

12.1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

12.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12.3酵母菌的形态观察